发布时间:2025-08-04 07:40:47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7620)
三月学雷锋主题班会的教案
教学目标:通过开展“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”的主题班会,让学生认识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,培养学生对奉献重要性的认识。结合学雷锋精神,帮助学生从身边寻找体现奉献精神的具体实例,并重新赋予“奉献”这一概念。并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践行奉献精神的方面,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热爱集体、关心班级、乐于助人等细小方面。
教学过程:
一、3月5日学雷锋日简介:
今天的学雷锋日,为什么要定在3月5日呢?1963年3月2日,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,毛主席的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刊出于《中国青年》杂志。5日,《中国青年》杂志再次登载毛主席题词,并将纪念日定为3月5日。
二、时代需要雷锋精神:
提问:为什么今天还在谈雷锋精神?(学生思考并发言)能否从我们生活中有所启发?
学生自由发言,谈当今社会上无私奉献的例子。例如:在110大地震中,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;在上海市区,许多好心人伸出援手拯救消防员等。
512大地震中那些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,还有无数好心人捐款;上海各区的无数好心人为挽救四名抢救中的消防员捋袖献血;最近地铁二号线上的志愿者们,默默为人们指路。
小结:时代需要雷锋精神,需要奉献。
三、读两则小故事,谈谈启发:
故事一:一个学生在班级里乐于助人,关心他人。例如,王肖骏在运动会中用自己的努力为班级加油助威;故事二:一位好心人默默参与劳动,表现出奉献精神。
通过这些小故事,我们能理解为什么要将“奉献”放在班级会的重要位置。
四、结合自身:
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们可以将奉献精神融入到日常活动中,例如同学们乐于助人,关爱集体,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的表现。
谈谈班级里同学中乐于助人,关爱集体的好人好事。例如,小明在班级里总是乐于助人,关心其他同学;张华则默默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,表现出对集体的支持和尊重。
五、你能为班级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呢?
通过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或日记,分享自己力所能及却又体现关爱集体的例子,并进行交流。这些例子可以来自日常的点滴,如同学们互相帮助,关心彼此等。
六、班主任总结:
不要以为“奉献”离我们很远,不要以为“雷锋精神”离我们很远。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细心观察生活,在生活中发现那些默默 yet 光亮的奉献精神,并从我们的力所能及的小事中,去关心我们的集体,关心身边的伙伴。用我们的行动和新时代中学生的独特个性,诠释奉献的新定义。
学生感受:从一开始觉得谈雷锋精神,与“奉献”距离遥远,到后来结合了如今社会中那些充满爱心 yet 光亮的奉献精神的例子后,也理解了为什么要把“奉献”放在班会的重要位置。
班主任反思:这次主题班会,形式上较为单一,虽然以谈话的方式进行,但在内容设置上还是比较成功的。它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,进而帮助我们从更浅显的角度理解“奉献”的重要性。这也让我意识到,或许应该通过更多贴近生活、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类似的主题班会,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产生对社会价值的思考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三月学雷锋主题班会的教案_三月学雷锋班队活动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