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精品说说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合同 > 合同 > 本文内容

幽居韦应物翻译_幽居韦应物如何表达幽居之情

发布时间:2025-08-11 06:14:37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526)

幽居韦应物翻译

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学过许多的古诗吧,那么你知道哪些经典的古诗呢?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《幽居》翻译,希望大家喜欢!

幽居

贵贱虽异等,出门皆有营⑴。

独无外物牵,遂此幽居情⑵。

微雨夜来过,不知春草生。

青山忽已曙⑶,鸟雀绕舍鸣。

时与道人偶⑷,或随樵者行.

自当安蹇劣⑸,谁谓薄世荣⑹.

【注释】

⑴营:谋求

⑵遂:称心,如愿

⑶曙:天刚亮的时候

⑷偶:相对

⑸蹇:跛,行动迟缓。劣:一作“拙”.

【翻译】

世人贵贱虽分为几等,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。

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,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。

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,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。

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,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。

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,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。

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,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.

【创作背景】

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,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,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。《幽居》这首诗大约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。

【赏析】

韦应物的山水诗“高雅闲淡,自成一家之体”(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),形式多用五古。《幽居》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。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,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、知足保和的心情。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,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,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。

“贵贱虽异等,出门皆有营”,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,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,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,尽管身分不同,目的不一,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。这两句,虽平平写来,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,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,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,但诗人并非要抒发这种感慨,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,而是用世人“皆有营”作背景,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,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。

所以“独无外物牵,遂此幽居情”,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,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。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,他曾经说过:“日夕思自退,出门望故山。君心倘如此,携手相与还”(《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》),表示了归隐的愿望。如今,他能够辞官归来,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,自然是满怀欣喜。

吴乔在《围炉诗话》中说:“景物无自生,惟情所化。情哀则景哀,情乐则景乐。”韦应物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、安闲的,因而在他笔下所描绘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轻松愉快、明丽新鲜的色彩。下边六句是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。

“微雨夜来过,不知春草生。青山忽已曙,鸟雀绕舍鸣。”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。“微雨”两句,是人们赞赏的佳句。这里说“微雨”,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;“夜来过”,着一“过”字,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。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,只是从感觉上得来,因而与下句的“不知”关合,写的是感觉和联想。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,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。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,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。“青山忽已曙,鸟雀绕舍鸣”,是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。不独景色秾鲜,也有诗人的幽居宁静和心情的喜悦。真是有声有色,清新酣畅。

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,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,然后加以轻轻点染,便在画面中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,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、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。

接下去,“时与道人偶,或随樵者行。”“偶”指偶尔,“或”指有时。“时与道人偶”,指的是诗人常常与别人相遇。 “或随樵者行” ,意思是有时跟随一位流浪的人行。

“自当安蹇劣,谁谓薄世荣。”自当安蹇劣,就是说自己性格不稳重,缺乏条理。 “谁谓薄世荣”,就是说比世人都卑。

“自当安蹇劣,谁谓薄世荣。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地位的感慨。

赏析: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、诗歌形式、创作背景等方面入手,分析了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,同时结合部分赏析,提升了文章的整体层次感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幽居韦应物翻译_幽居韦应物如何表达幽居之情

用户评论

专题说说

© 2013-2018 - 魅人文案范文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