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8-15 05:15:57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7873)
师:同学们,课件呈现庐山、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。老师问:“这是哪里?”能用古诗说一说吗?(学生举例:《观庐山瀑布》《绝句》)
教师板书课题:“1、古诗词三首”。
李白作诗背景:天宝十二年(753年),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,世态炎凉,长期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。
教师范读古诗,生试读正音,再流利朗读。
学生借助注释,初步了解诗句意思。
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。(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(公元753年)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。当年,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,世态炎凉,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。)
再读古诗,自问互问。师:通过介绍,大家再读古诗,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。
全班再读,教师追问。(1)“独”坐是“谁”独坐?(2)读诗,仔细体会,诗人独坐敬亭山,看到些什么?诗人听到些什么?会想到些什么?(3)本来,还有众多鸟相伴;本来,还有一朵孤云为伍,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。作者想了些什么呢?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?
通过探究,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,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?(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景,什么样的情?)能不能试着读一读,用你的声音的快慢、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?
试读后,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“Δ”,在长音后划“/”,再读给同桌听。
背诵古诗,默写古诗。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学生能够了解李白的诗歌背景、诗句的理解、情感的表达以及诗歌在艺术上的意境,从而为今后学习古诗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五年级下册语文《古诗词》教学设计(小学语文五年级古诗教学教案设计)
上一篇:军训的打油诗_军训打油诗九首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