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8-20 01:45:21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3610)
手指游戏(大木桶)
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游戏名称:
在本活动中,选用的是木桶、布袋等实物,有助于幼儿通过视觉感受理解大木桶的结构。如果材料不足或内容不适合中班幼儿,建议更换更适合他们的材料,并调整游戏名称。
分组活动设计:
分组比拼活动可以激发竞争意识,但需要确保活动安全且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并取得进步。
个别化指导:
对于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,可能需要更多的示范和引导,尤其是在动作执行上。可以通过先给幼儿提示或示范,再由老师逐步进行引导。
互动环节设计:
在教师示范和分组比拼时,可以适当增加提问和鼓励的话语,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游戏。
通过以上分析,本教案在目标、教学方法、活动流程和反思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。
三幼儿手指游戏教学改写方案:
手指游戏小班教案 13
活动名称:手指游戏 活动目的: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认识并掌握简单绕口令“小良救羊”,培养其手眼协调能力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一、活动准备: 1. 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大洞和一副手牌(两只右手手牌)。 2. 索买一些小动物卡片(如狐狸、兔子等),每人一套。
二、活动过程:
教师示范:教师首先带领幼儿手指游戏,如: “请幼儿分别将左手和右手的手掌做成空心拳,然后左手食指往上一划,右手食指往下一划,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洞。” 并边做动作边念出绕口令。
开展手指游戏: (1)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完成一遍“我用小手变小羊”绕口令,同时要求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口令。 (2)教师只做动作,让幼儿自己念出绕口令; (3)教师念出绕口令,让幼儿自己配合手指来回答。
三、活动结束: 教师表扬参与度好的幼儿,并鼓励他们将游戏内容编成简单的儿歌。
手指游戏小班教案 14
一、活动名称:音乐综合活动《手指谣》 二、活动目标: 1. 让幼儿通过观察手形和语言变化,发展想象力。 2. 能够根据音乐形式创编歌曲。
三、活动预备: 四幅示范画,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大洞和一副手牌(两只右手手牌)。
四、活动过程:
与幼儿进行沟通,培养感情: “小朋友,你们知道吗?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副漂亮的手牌,它会随着音乐而变化。请让它们变成不同的小动物。”
手的游戏: 教师边示范边念出绕口令:“一个一,两个一,变成小羊绵绵绵; 一个二,两个二,变成小兔跳跳跳; 一个三,两个三,变成孔雀跳跳舞; 一个四,两个四,变成小狗汪汪汪; 一个五,两个五,变成老虎啊唔啊唔叫。”
开展手指游戏: (1)教师带领幼儿完成一遍“我用小手变小羊”绕口令,同时要求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口令。 (2)教师只做动作,让幼儿自己念出绕口令; (3)教师念出绕口令,让幼儿自己配合手指来回答。
五、活动结束: 老师表扬参与度好的幼儿,并鼓励他们将游戏内容编成简单的儿歌。
手指游戏小班教案 15
一、活动名称:音乐综合活动《手指谣》 二、活动目标: 1. 让幼儿通过观察手形和语言变化,发展想象力。 2. 能够根据音乐形式创编歌曲。
三、活动预备: 四幅示范画,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大洞和一副手牌(两只右手手牌)。
四、活动过程:
与幼儿进行沟通,培养感情: “小朋友,你们知道吗?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副漂亮的手牌,它会随着音乐而变化。请让它们变成不同的小动物。”
手的游戏: 教师边示范边念出绕口令:“一个一,两个一,变成小羊绵绵绵; 一个二,两个二,变成小兔跳跳跳; 一个三,两个三,变成孔雀跳跳舞; 一个四,两个四,变成小狗汪汪汪; 一个五,两个五,变成老虎啊唔啊唔叫。”
开展手指游戏: (1)教师带领幼儿完成一遍“我用小手变小羊”绕口令,同时要求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口令。 (2)教师只做动作,让幼儿自己念出绕口令; (3)教师念出绕口令,让幼儿自己配合手指来回答。
五、活动结束: 老师表扬参与度好的幼儿,并鼓励他们将游戏内容编成简单的儿歌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手指游戏小班教案_手指游戏教案小班30篇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