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精品说说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合同 > 合同 > 本文内容

中班科学教案: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(切开的水果课件)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19:26:12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1438)

中班科学教案:水果切开后的形状及其发现

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操作活动中,常常需要准备教案,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专家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:水果切开后的形状及发现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设计意图:

水果是幼儿非常熟悉的食物,但他们不一定了解水果的切面形态。在该活动中,我紧扣“水果切面”这个点,以问题引路,带领幼儿进行探索,使幼儿获得相关的认知经验。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。整个探索过程包括观察感知、猜想验证、游戏拓展三个环节。“观察感知”环节重在让幼儿通过观察、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,初步理解“切面”的概念;“猜想验证”环节则通过让幼儿探索苹果、猕猴桃、香蕉的切面形态,感受水果切面形态的多样性;最后的“游戏拓展”环节中,让幼儿两两合作,根据六种不同的水果切面进行配对游戏,既为幼儿创设了交流、合作的机会,也对幼儿的认知、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。

目标:

1.通过观察、探索,发现水果横切、竖切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;2.能细心观察、大胆猜想,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。

准备:

1.教具:三块展示板(见图1、2、3),各种水果,实物投影仪,背景音乐;

2.学具:每人一张记录表,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。

过程:

一、导入部分

教师: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许多水果,看看都有些什么?(苹果、香蕉、猕猴桃、梨……)

教师:如果我要把梨分成两半,可以怎么切?切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?(竖着切,教师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“|”标记表示竖切,见图1。)

二、基本部分

(一)观察感知: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,理解“切面”的概念。

1.观察梨的竖切面。

教师:“|”这个符号表示把梨竖起来切。你们看看切开后的梨是什么形状。(椭圆形。)教师将切开的梨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。

(教师用简笔画记录,如图2:从上到下竖切形成椭圆形面。)

(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梨核和种子的数量及大小关系,并数出种子数量,引导学生思考梨核的具体形状。)

(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切面是否有不同之处并尝试用简笔画表达,如图3:横切面呈现出长条形和小三角形的轮廓,与竖切面对比突出不同点。)

(二)猜想验证:分组探索不同水果的切面形状。

1.明确操作要求。

教师: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水果,有苹果、猕猴桃、香蕉等会儿请你们每人选择一样水果,猜猜把它竖切和横切后会是什么样子,然后把你的猜想用画画的方式记录在表格里。

(选取三种代表性的水果,并分配不同的观察重点,如图4:苹果组侧重从核的形状进行猜想,香蕉组侧重从外形变化进行猜测,猕猴桃组则侧重从种子排列进行分析。)

2.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,教师观察指导。

(根据各小组讨论后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提问,如:(香蕉组重点)香蕉竖切和横切后会是什么样的形状?锥形和条形;(猕猴桃组重点)猕猴桃的横切面会有怎样的排列?长条形的小三角形;(苹果组重点)苹果的核会在哪种情况下变大或缩小?苹果核在竖切时会更小,因为梨是椭圆形的。)

3.找朋友猜测并验证

(教师展示香蕉、猕猴桃、哈密瓜、橙子等不同水果图片,并请幼儿分组找出各自水果的另一半及对应的猜想结果,确保两两配对时的准确度。)

(教师在每组结束后进行记录与评分,如图5:香蕉组的正确率较高,因为其外形变化多,种子退化较少;哈密瓜组则容易出错,因为切面可能呈现不规则形状,且苹果的核会变大或缩小。)

(三)游戏拓展:配对找朋友

1.明确操作要求。

教师:(展示板上出示草莓、菠萝、哈密瓜、橙子、无花果、猕猴桃的完整图片,见图4)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“配对找朋友”的游戏。请你们每人在篮子里选一张图片,看看是什么水果的切面,然后找找它的另一半,找到后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把图片贴到相应的表格里。

(教师在展示板上呈现完整的不同水果图片,并用“配对”引导学生进行活动。)

(教师请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担任游戏记录员,如图6:(苹果组代表选择小明作为记录员)小明负责把所有找到的水果照片贴到相应的表格里,并在旁边写上正确性的评分。)

2.讲评。

(教师在讲评时,请小朋友们提出问题,如:你们找到的是什么水果?它的切面是什么样子的?正确的概率是多少?)

欢迎分享转载→ 中班科学教案: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(切开的水果课件)

用户评论

专题说说

© 2013-2018 - 魅人文案范文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