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精品说说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合同 > 合同 > 本文内容

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(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)

发布时间:2025-09-11 01:56:16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696)

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分析

1. 教材内容分析

  • 教材简析
    本节课以看图学文为主,通过介绍“仙桃石”、“猴子观海”、“仙人指路”等景点的内容,引导学生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。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、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,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。
  • 教学目标
  • 知识与技能:认识“仙桃石”、“猴子观海”、“仙人指路”等石头的基本生字,并了解黄山著名奇石的特点。
  • 情感与态度:通过观察和想象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,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。
  • 教学重点难点
  • 理解“黄山的‘奇”在哪?”
  • 发展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。

2. 教学方法

  • 以读为主:通过自读、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图片内容,增强学习兴趣。
  • 评价方式:采用分组讨论和互评的方式,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。

3. 教学流程预案

  1. 导入情境(2分钟)
  2. 谈到黄山的美景,引出问题:“黄山有什么神奇的石头吗?”
  3. 提问: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?它们都是怎样的呢?

  4. 自读与合作学习(10分钟)

  5. 自读“仙桃石”、“猴子观海”、“仙人指路”等景点的内容。
  6. 小组合作讨论:每块石头的特点、名字,以及它如何体现黄山的神奇。

  7. 朗读感悟(15分钟)

  8. 自读《黄山奇石》后三段,小组交流自己读明白了什么?
  9. 选代表汇报观点,并用“你看到的是……”的语言描述每块石头的特点。

  10. 想象拓展(10分钟)

  11. 每组分两部分描述石头:“天狗望月”的形状和动作,“狮子抢球”的动作与结果,“仙女弹琴”的情感表现。
  12. 互评谁的描述最好,并用“你更好!”来鼓励。

  13. 指导背诵(10分钟)

  14. 观看课件展示“仙桃石”的美景,引导学生归纳重点词,记忆生字的读音、写法。

  15. 总结与反馈(5分钟)

  16. 总结: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?还有什么问题?

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

  • 预期效果:通过以图学文的教学设计,学生能加深对黄山奇石的了解和记忆,并在朗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。
  • 反思
  • 若有图片资料展示“天狗望月”、“狮子抢球”、“仙女弹琴”等石头的美丽,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。
  • 教师应注重评价方式的互动性和多样性,确保学生在讨论和互评中获得进步。

以下是关于《黄山奇石》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资源:


1. 教学目标

  • 通过学习,学生能够认识“仙桃石”、“猴子观海”、“金鸡叫天都”等生字,并正确、流利地读出课文内容。
  • 理解黄山奇石的独特景观和作者的写意手法。
  •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,向往旅游。

2. 教学重难点

  • 认识生字和会认字:重点掌握“仙桃”、“猴子观海”、“金鸡叫天都”、“天狗望月”等14个生字。
  • 理解内容:通过观察、想象,感受黄山奇石的美丽和神秘。
  • 阅读与写作:正确读出课文内容,会写生字,并根据要求完成书写任务。

3. 教学资源

  • 课件(包含图片、动画、分段讲解等)
  • 彩色笔
  • 红笔
  • 副课本
  • 场地准备: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书签,内容为“你曾去过哪些地方?”

4. 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

(1)激情导入**
  • 出示课件:展示黄山全景、仙桃石、猴子观海等图片。
  • 师:同学们,你们去过黄山吗?那里有无数的奇石、怪石,景色多么神奇啊!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黄山奇石吧!
(2)朗读课文**
  • 师读:范读《黄山奇石》,并逐字逐句讲解作者对石头特点的描写。
(3)理解内容**
  • 师:图中展示的是哪些具体的奇石?它们都具有怎样的特点?
  • 仙桃石:飞、落
  • 猴子观海:抱、蹲、望
  • 金鸡叫天都:变、伸、啼
(4)背诵**
  • 学生背诵: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,如“仙桃石”、“猴子观海”等,朗读并背诵。
(5)分组练习**
  • 小组合作:根据课件内容,完成分组讨论或互动问答。

(6)巩固与反馈

  • 课堂小测:教师布置阅读量词卡、造句练习,了解学生掌握情况。
  • 通过小组比赛和评价,及时纠正错误并表扬表现好的同学。

5. 第二课时

(1)复习**
  • 教师带领学生复述第一课时的内容,检查认字情况。
(2)识字练习**
  • 使用卡片、分组背诵“仙桃”、“猴子观海”等生字,通过口读和听写环节巩固知识。
(3)写字练习**
  •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“仙桃”、“猴子观海”等生字,并引导完成田字格中的相关字词。
(4)分组合作**
  • 组织学生根据课后习题,完成仿写练习或造句。

6. 板书设计

| 项 目 | 内 容 | |-------|------| | 仙桃石 | 飞、落 | | 猴子观海 | 袖、抱、望 | | 金鸡叫天都 | 变、伸、啼 |


7. 作业

  • 每人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去过的地方的作文,结合黄山奇石的特点。

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!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分步教学设计或课件制作方案,请随时告诉我!

教学设计:黄山四绝的教学设计

一、教材分析

  • 黄山四绝是著名的“天下四绝”,指名有猴子观海、灵芝石盘、巨峰山峰、仙桃石子四处奇石。这些石头以其独特的形与色,给人以奇异美感。
  • 生字内容
  • 猴子
  • 洪泽
  • 山峰
  • 火焰
  • 蓝玉
  • 奇形怪状(组词:奇形怪状)
  • 花石
  • 轤石
  • 剖刻
  • 镜框
  • 火树
  • 仙桃
  • 梨花
  • 卓越

二、教学目标

  1. 观察图片或动画,感受黄山四绝石头的神秘和奇妙。
  2. 学习生字,理解课文内容。
  3. 培养观察能力、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。

三、教学重点

  • 理解黄山四绝的神奇与美丽。
  • 辨析石头的形状、颜色及象征意义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:观察石头,认识黄山四绝

  1. 激趣导入
  2. 提出问题:“你们去过黄山吗?”
  3. 引入黄山四绝:“黄山是‘天人合一’的地方,被称为‘天下四绝’。”
  4. 集体朗读课文引入。

  5. 观察图片,认识石头

  6. 出示图片:猴子观海、山峰巨石、仙桃石。
  7. 播放动画:石头的动态变化(奇形怪状)。
  8. 问学生:“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?”(“很奇怪!”)

  9. 引导思考

  10. 猴子的石头,是火树银花、碧玉关山;
  11. 山峰巨石,山中月影、山中云海;
  12. 哇口仙桃,桃红果白、香甜可口。

  13. 朗读与联想

  14. 读文:“猴子观海”、“灵芝石盘”、“巨峰山峰”、“黄花梨子”。
  15. 联想:石头能吸引人,也能给他人带来惊喜。

  16. 识字游戏

  17. 出示“我会认”卡片,让学生在田字格中描一描、画一画。
  18. 互动问答:“这个字的笔画特点是什么?”(半包围结构)。
  19. 组织学生分组朗读生字。

  20. 巩固学习

  21. 提问:哪些是“会认”生字?哪些是新认识的内容?
  22. 猴子、灵芝、山峰、巨石、黄花等生字。

第二课时:理解黄山四绝

  1. 激趣导入
  2. 以前学过哪些自然现象?(下雨、蒸发、风雪)。
  3. 引出内容:“奇石”是大自然的“鬼门关”,神秘而美丽。

  4. 观察石头,了解特征

  5. 播放图片:猴子观海、仙桃石、山峰巨石、仙女弹琴。
  6. 问学生:“它们有什么共同点?”(石头奇形怪状、美丽神秘)。

  7. 朗读与想象

  8. 读文:“仙女弹琴”、“天风雾雨”。
  9. 联想:仙女的石头能给人们带来什么?带给人以惊喜和启示。

  10. 识字巩固

  11. 提问:“仙桃”、“仙女”等生字在哪里?
  12. 组织学生分组朗读,教师巡视指导。

  13. 展示与参观

  14. 展示石头:猴子观海、仙桃石。
  15. 建议:带学生到黄山参观“天人合一”的石头,感受自然之美。

  16. 互动活动

  17. “当我的朋友”游戏:“当 珊 老”、“当 品 老”等字谜。
  18. 鼓励学生模仿朗读。

五、作业布置

  1. 每人收集几张黄山四绝的图片,完成《黄山四绝》小报。
  2. 尝试画出石头或写简单的描述。

六、教学延伸

  • 世界之窗:介绍“世界之窗”中黄山的内容。
  • 小测试: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问题或游戏。

课件设计

1. 石头特征

图片: 猴子观海(火树银花)、山峰巨石、仙桃石。
文本:
猴子在山顶上,仰望天际,像一只热切的猴子那样观察。山石奇形怪状,看起来像火焰一样,像是从天而降的美玉。


2. 生字卡片

| 生字 | 笔画特点 | 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猴子 | 半包围结构 | | 洪泽 | 半包围结构 | | 山峰 | 半包围结构 | | 火焰 | 半包围结构 |


3. 填空练习

文本:
猴子的石头是火树银花、碧玉关山;
灵芝石盘是山中月影、山中云海;
巨峰山峰是山间月色、山中清泉;
黄花梨子是桃红果白、香甜可口。

填空题:
1. 猴子的石头是火树银花、碧玉关山。
2. 灵芝石盘是山中月影、山中云海。
3. 熊背上的洞天珠是山间月色、山中清泉。



教学设计参考

(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
六课时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与改写


1. 首节:黄山的自然风光

教学目标
1、了解黄山作为“中国第一山”的独特地位和自然景观。
2、认识黄山的主要奇石特征,感受其壮丽、雄伟和奇异之美。

教学过程
1、通过图片欣赏,介绍黄山的神秘与美丽。
2、讲解黄山的地形特点及独特的气候条件。
3、介绍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形式,激发学习兴趣。


2. 第二节:黄山的奇石与写法

教学目标
1、认识黄山奇石的基本名称和形态特征;
2、了解黄山奇石的写法规律,理解“先写后写”、“最后写”的含义。

教学过程
1、通过图片引导,观察黄山奇石的特点,提出问题并解答:
- 它们的名字是怎样的?它们是如何写的?
2、讲解黄山奇石的基本名称和形态特征。
3、学习“先写后写”、“最后写”的写法规律,并进行举例说明。


3. 第三节:黄山的奇石与书写练习

教学目标
1、通过观察图片,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美丽;
2、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,提高书写工整度;
3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。

教学过程
1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尝试模仿黄山奇石的名字与形态特征进行书写,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。
2、通过朗读教材中的例子,加深对书写规律的理解。


4. 首节:黄山的自然风光

教学目标
1、了解黄山作为“中国第一山”的独特地位和自然景观。
2、认识黄山的主要奇石特征,感受其壮丽、雄伟和奇异之美。

教学过程
1、通过图片欣赏,介绍黄山的神秘与美丽。
2、讲解黄山的地形特点及独特的气候条件。
3、介绍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形式,激发学习兴趣。


5. 第四节:黄山的奇石与写法

教学目标
1、认识黄山奇石的基本名称和形态特征;
2、了解黄山奇石的写法规律,理解“先写后写”、“最后写”的含义。

教学过程
1、通过图片引导,观察黄山奇石的特点,提出问题并解答:
- 它们的名字是怎样的?它们是如何写的?
2、讲解黄山奇石的基本名称和形态特征。
3、学习“先写后写”、“最后写”的写法规律,并进行举例说明。


6. 第五节:黄山的奇石与书写练习

教学目标
1、通过观察图片,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美丽;
2、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,提高书写工整度;
3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。

教学过程
1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尝试模仿黄山奇石的名字与形态特征进行书写,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。
2、通过朗读教材中的例子,加深对书写规律的理解。


7. 第六节:黄山的自然风光

教学目标
1、了解黄山作为“中国第一山”的独特地位和自然景观。
2、认识黄山的主要奇石特征,感受其壮丽、雄伟和奇异之美。

教学过程
1、通过图片欣赏,介绍黄山的神秘与美丽。
2、讲解黄山的地形特点及独特的气候条件。
3、介绍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形式,激发学习兴趣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(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)

用户评论

专题说说

© 2013-2018 - 魅人文案范文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