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精品说说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合同 > 合同 > 本文内容

《老山界》教学设计(老山界教学设计名师教案)

发布时间:2025-10-13 18:28:06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9905)

《老山界》的教学设计范文
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老山界》教学设计范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教学目的:

1、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、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,以及用生动的描述,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。 2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
教学重点:

1、学习按时间顺序、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。 2、能够运用生动的描写,贴切的比喻来表达中心思想。

教学方法:

  • 自学式

课时安排:

  • 2课时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  1. 预习提示
  2. 中央红军长征,从1934年10月开始,到1935年10月结束,是为了突破“围剿”,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。
  3. 《老山界》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——“老山界”的情景。
    老山界,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境。

  4. 教学内容

  5. 时间:第一天下午
  6. 晚上: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作者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
  7. 要注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

  8. 引导学生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

  9. 第一天:
    ① 露黑寺(1934年10月16日)
    ② 灌河(1934年10月21日)
    ③ 老山界(1934年10月26日)
  10. 第二天:
    ① 大门(1935年1月7日)
    ② 南门(1935年1月14日)

第二课时

  1. 教学内容
  2. 教学方法:自学式
  3. 教学重点:
    1、分析文章结构。
    2、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。
    3、课堂练习(解决难点)

  4. 教学内容

  5. 分析文章结构:第一部分(1)点题,概括介绍老山界;第二部分(2-32)叙述翻山的经过;第三部分(33)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。
  6. 教学特点:1、抓住事物的特点,写得具体、逼真、动人。
    2、在写法上,前面埋下伏笔,作好铺垫,后面处处呼应,层层相连。
    3、围绕中心,多方面描写景物,使中心思想突出、深刻。

  7. 课堂练习(解决难点)

  8. 判断下列加点字注音的正误:
    (1)惊惶(húng)缴(jíǎo)租欺侮(fú)呜咽(wùyì)
    (2)咀嚼(zújíáó)骨碌(gūlǜ)浑身打着颤(chaàn)
  9. 回答:
    意思是:

  10. 描写景物

  11. 有例说明:
    (1)火把

    • 屌台:火光一明,火把点起。
    • 立脚点:仰视。
      (2)火把
    • 勾索:站在木桩上,用口哨喊出一个火把点起来的口号。
    • 立脚点:既有仰望(仰),又有俯瞰(俯)视。
  12. 练习

  13. 在生活中,请你写出一些有静到动、动到静的感受,并且用比喻来描述。

  14. 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
    (1)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,我们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,就写了几条标语,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,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。

    • 这里的“不敢”指的是拆篱笆来当火把。作者没有对拆篱笆行为感到恐惧,而是担心可能会有破坏者。

    (2)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,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: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?
    - 这里的“ forbid”指的是不让敌人都去打火把。作者没有对敌人的飞机意志感到害怕,而是希望所有人不要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。

    (3)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。
    - 这里的“笨重”指的就是队伍的装备和体力是有限的,无法像解放军那样灵活多变。

    (4)完成任务后,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,饥饿、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。
    - 这里的“意志”指的是坚持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决心和勇气。

    (5)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队伍,照着习惯,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。
    - 这里的“照着习惯”是指没有因为害怕或者不安才会跟着队往某些地方躲。

五、布置作业:背诵《深夜的火车》

  • 要求:背诵“半夜里……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”。

(删去“照着习惯”行吗?为什么?因为这里作者是在说:“照着‘习惯’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。”而“照着习惯”并不是指按照某种固定的行为或习惯,而是指如果听到队伍,不一定会跟着往某个地方躲。这可能更符合教育写作的规范。)

欢迎分享转载→ 《老山界》教学设计(老山界教学设计名师教案)

用户评论

专题说说

© 2013-2018 - 魅人文案范文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