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精品说说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合同 > 合同 > 本文内容

初中语文《大道之行也》教学设计

发布时间:2025-09-22 09:56:12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9403)

初中语文《大道之行也》教学设计

**课题名称:大道之行也**

课型名称:新授课**

课时安排:1课时**

教学目标:**

1.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
2.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,把握“大同”社会的基本特征
3.背诵并默写全文
4.通过朗读、思考等活动,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。

重点:
1.在反复的朗读中,读出韵味,读出文意,最好当堂成诵
2.引导学生把握“大同”社会的基本特征

难点:
1.引导学生思考:“《桃花源记》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‘大同’社会相比,有无相似之处?”
2、联系实际,引导学生思考“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?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”,这个问题。

教法:问答法、诵读法、点拨法**

教学过程: 1. **引入新课**:教师提问,引出《大道之行也》的教学设计。
2. **自主学习**:学生阅读并思考《桃花源记》中与“大同”社会相似之处,并总结自己的理解。
3. **课堂讲授**:教师引导学生分析《大道之行也》,结合个人思考,归纳出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。
4. **朗读训练**:学生反复朗读全文,教师通过提问,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。
5. **总结复习**: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内容,并将思考收获记录下来,为下节课做准备。

教学评价: 1、知识目标达成度:
1.学生能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
2.学生能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,归纳出“大同”社会的基本特征
3.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全文

2、能力目标达成度:
1.学生通过朗读、思考等活动,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
2.学生在分析讨论中,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,提升团队协作能力

3、德育目标达成度:
1.学生能从古代文明的探索精神中,受到启迪和启发
2.学生通过观察、思考等活动,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,并为人类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初中语文《大道之行也》教学设计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魅人文案范文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