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1-09 17:48:40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2563)

荷叶圆圆教学设计1
全班齐读第一段,指名回答第一个生字的含义。
互动部分:
学生小组合作讨论:
表演与唱歌:
1. 写生字 - 小红书:写自己写的生字卡片。
2. 画画 - 按照《荷叶圆圆》中的图片,画出荷花的美丽图案。
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相信学生不仅认识了“荷叶圆圆”这个生字,并且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了汉字的读法和简单的写法。希望这些设计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!
以上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逐步引导,帮助他们认识“荷叶圆圆”并感受到文字的情感。
```` 【教学设计】 1. 导入新课: - 用课件展示荷叶图片,引出“荷叶圆圆”的主题。 - 师:同学们,今天咱们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荷叶的世界,认识它的美丽。让我们先来看谁是荷叶的“小朋友”?
通过课件展示生字卡片,让学生快速认字,然后分组交流,贴出板书(摇篮、停机坪、歌台、凉伞)。
理解课文内容:
学生分组讨论,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精灵段落,尝试读完并模仿动作。
研读课文:
课件展示四个关键词:(1)小水珠;(2)小鱼儿;(3)小蜻蜓;(4)小青蛙。
互动环节:
指导写字:针对板书中的生字,让学生在本子上贴出,然后尝试写会的字。
小组展示与评价:
学生按组展示自己的作品,其他同学互相评价,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。
总结与反馈:
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,表达对新知的感悟,增强学习反思能力。
作业布置:
`
【板书设计】
14 荷叶圆圆
小水珠的摇篮
小蜻蜓的停机坪
小青蛙的歌台
小鱼儿的凉伞
`
【教学反思】
1. **学生反应**:通过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,学生都能积极投入,朗读时表现出良好的表现力。
2. **学习效果**: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,还理解了荷叶带来的美丽与快乐,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。
3. **后续行动**:根据反馈,继续设计相关练习和活动,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。
本课为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第14课《荷叶圆圆》,旨在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掌握课文内容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1. 激趣引入: - 师情激荡:你看见了什么?比如一个美丽的小水珠、小蜡饵、小青蛙、小鱼儿…… - 边听边想:课文讲了哪些小伙伴帮助荷叶的事情?他们都是怎样把荷叶比作不同事物的?
2. 边听边想: - 师指课件,师范读课文,并引导学生思考:“荷叶有什么特点?”这些小伙伴为什么要把荷叶比作摇篮、丝缕针等?
1. 看黑板: - 请学生边听边想:荷叶是怎样的?有什么美?
2. 教师示范朗读: - 配乐自读生词,指名齐读“圆圆的”、“绿绿的”,并引导学生正音。
3. 圆圆的、绿绿的荷叶多美呀,小伙伴们都来了……
4. 看小水珠: - 指板上小水珠和风儿摆动的画面,学生想象小水珠为什么会舒服。 - 学生边读边背:“风儿轻轻摇曳着,小水珠躺在这摇篮里,摇曳得轻柔,晃动得可爱……”
5. 小水珠的秘密: - 点明:“荷叶是它们的小摇篮,是夏天的清凉心灵港。” - 学生想象自己也有这样的秘密,与伙伴分享。
1. 读“小水珠”段: - 师示范朗读,“圆圆的”、“绿绿的”,引导学生正音。 -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:“为什么小水珠说这是它的摇篮?”学生观察自己身体,想象感受。
2. 读“小蜡饵”段: - 介绍角色与场景,并指导朗读。 -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,想象小蜻蜓和小蜡饵的特点。
3. 读“小青蛙”段: - 边看边想:“为什么青蛙说这是它的丝缕针?”学生思考并回答。
4. 读“小鱼儿”段: - 鼓励学生想象和描述鱼儿的活动,感受它在水中的乐趣。
1. 课件《树叶落了》: - 引导学生思考:“这个故事与荷叶圆圆有什么联系?” - 指板上小鱼儿和大鱼儿的对比,引导学生想象与故事相关的画面。
2. 建立联系: - 点明:荷叶圆圆美,是大自然最美的语言,是同学们合作共赏的美好时光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_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思路
上一篇: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500字_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500字以上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