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精品说说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合同 > 合同 > 本文内容

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西师版

发布时间:2025-10-12 16:47:12源自:http://www.mrqdb.com作者:魅人文案范文阅读(8366)

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

教学目标

  1. 结合具体情境,通过观察、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;
  2. 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,培养归纳能力;
  3. 在学习小数意义过程中,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和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。

教具准备

  • 米尺、课件

教学过程

一、回顾导入 1. 问题呈现
读一读信息(课件出示)想一想,这样写符合实际吗?
(1)老师的体重是565千克。
(2)小明的身高是145米。
(3)笑笑的数学测验成绩是935分。

  1. 问题分析
    老师问题:这些数据都少了“一点”,那你知道小数由几部分组成吗?比如这里,51.5这个小数,里面的51是整数部分,小数点右边的这个5就是小数部分。这两个5所在的数位是什么呢?表示的意义一样吗?

二、探索新知识

  1. 课件展示
    提出问题:在日常生活中,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,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,这时我们就用到小数。那么,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?

  2. 米尺图示
    上图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?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?写成分数是多少?

  3.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,
    比如: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,百分之一的用两位小数表示,千分之一的用三位小数表示。

  4. 毫米刻度
    提出问题:如果我们将米尺中的每一个分界点再平均分成100份,那么每一份是多少?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,它是几分之几米?写成小数呢?

  5. 小组讨论

  6. 在小组中交流,然后汇报结果。

  7. 小结
    分母是10、100、1000……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,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,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,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。
    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、百分之一、千分之一。

  8. 进一步提问
    (1)0.8表示什么?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?它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?
    (2)1里面有( )个0.1和( )个0.01。
    (3)0.52是由( )个0.1和( )个0.01组成的。

三、巩固练习

  1. 填空题
    (1)0.8表示( ),它的计数单位是( ),它有( )个这样的计数单位。
    (2)1里面有( )个0.1和( )个0.01。
    (3)0.52是由( )个0.1和( )个0.01组成的。

  2. 判断题
    (1)0.8是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,表示这样的8份。( )
    (2)1毫米写成小数是0.01米。( )

  3. 猜数游戏
    小明和小红的数各是多少?

四、总结与反思

  1. 教师总结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我们了解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,以及小数的意义。
  2. 反思:
  3. 本节课在知识方面达到了目标,但在情感和技能培养上可以更丰富;
  4.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操作和变式题,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。

教学反思

通过本次教学设计,我们能够有效整合了教材内容,并通过具体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。然而,在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,以便更好地提升课堂效果。

教学设计:小数的意义


一、教学背景

小数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,它不仅帮助我们表示和计算分数,还广泛应用于度量、概率统计等领域。本节课通过两位小数的读法教学,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,并体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。


二、教学目标

  1. 通过复习分数表示数的能力,引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和百分之一的分数,帮助学生理解两位小数分别表示什么。
  2. 能够在图形中观察小数的含义,并尝试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  3.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,并能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。

三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
  • 小数的意义和读法。
  • 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。

四、教学准备

  1. 多媒体课件(包括例题及其图形)。
  2. 实验材料:正方形纸片。
  3. 练习本和练习卡片。
  4. 其他辅助工具:投影仪、数据投影等。

五、教学过程

一、复习

  1. 提问
  2. 什么是分数?举例说明。
  3. 分数可以表示什么?

  4. 回答

  5. 分数是一个数,表示一个整体被均分成若干份后,其中的一部分所占的比例或量。
  6. 小学里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分数,它们都是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现象的。

二、教学例1:一位小数的意义

  1. 提问
  2. 用“角”或“分”作单位,说出下面物品的单价。

  3. 小组讨论

  4. 每组四个人,轮流回答问题,并解释为什么是对的。

  5. 汇报与板书

  6.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如:“橡皮的单价是0.3元,也就是3角。”
  7. 引导学生总结: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,也就是“十分之三”。

  8. 引出两位小数的意义

  9. 提问:刚才举的例子中,1元=100分,那么1分等于多少元?
  10. 回答:1分=0.01元。
  11. 引导学生总结:两位小数分别表示百分之几。

三、教学例2:两位小数的意义

  1. 提问
  2. 用“角”或“分”作单位,说出下面物品的单价。

  3. 小组合作与交流

  4. 使用正方形纸片作为整体,分别表示0.1和0.01的部分。

  5. 板书与讨论

  6. 学生可能会画出正方形,并用阴影部分表示0.1或0.01。
  7. 引导学生总结:两位小数分别表示百分之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一。

  8. 观察与思考

  9. 提问:为什么把“分米”写成小数是0.1米?0.01米是多少?

  10. 总结

  11. 强调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,两位小数分别表示百分之几。

四、练习

  1. “试一试”
  2. A、理解:1厘米是米。学生回答并解释。

1米=100厘米,所以1厘米=1/100米=0.01米。

B、用米为单位表示下面的长度:4厘米、9厘米。

学生独立完成,并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。

  1. 讨论
  2. 为什么说0.1和0.01都是小数?

  3. 巩固练习

  4. 在课本中,填写练习五第一题,学生完成后互相检查。

五、总结

  1. 提问
  2.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?有什么收获吗?

  3. 回答

  4. 今天学习了两位小数的意义,它们分别表示百分之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一。

  5. 回顾

  6. 在实际生活中,小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数,并用于表达比例。

六、板书设计

  1. 小数的意义
  2. 一位小数:十分之几或百分之?
  3. 两位小数:百分之一或百分之十之一?

通过以上教学设计,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,包括其在分数中的应用及其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。

一、教学目标

  1. 联系实际生活经验,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用小数表示非整数的结果。
  2.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,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形成和意义。
  3. 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,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必要性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  1. 理解小数的意义,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。
  2. 通过操作和讨论,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。

三、教学准备

  • 米尺或彩带
  • 相框(可选)

一、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

  1. 活动:测量与记录
  2. 学生们前面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,现在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。
  3. 请学生量出课桌的长度,并说说结果是多少米?(比如:123厘米)
  4. 将123厘米改写成米作单位的分数:1.23米。

  5. 引导思考

  6. 比如,1分米等于0.1米,所以把课桌的长度表示为1.23米。
  7. 这时教师可以提到,“为什么会出现小数呢?”并引导学生回忆是否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了不足的情况?
  8. 学生可能会回答:不够分成完整的十份?

二、尝试探究,理解意义

  1. 活动:一位小数的意义
  2. 教师拿出一根彩带或米尺,将它平均分成10份(每份是0.1米)。
  3. 问学生:“每一份是多少米?”并引导他们用分数表示3分米:即0.3米。
  4. 练习:小数的右面有1个数字,表示的是十分之几;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一。

  5. 活动:两位小数的意义

  6. 准备4厘米的小彩带或磁条。
  7. 将它平均分成10份(每份是0.01米)。
  8. 问学生:“每一份是多少米?”引导他们用分数表示4分米:即0.04米。

  9. 活动:三位小数的意义

  10. 给出1厘米的小彩条,将其平均分成10份(每份是0.001米)。
  11. 问学生:“每一份是多少米?”引导他们用分数表示8分米:即0.008米。

三、总结意义

  1. 教师总结
  2.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,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一,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一。
  3. 每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0、100或1000,分别对应一位、两位或三位小数。

  4. 验证意义

  5. 举例子:0.5米 = 5分米;0.25米 = 25厘米。
  6. 提醒学生:“如果遇到更小的位数,就继续使用同样的方法。”

四、课堂总结

  1. 学生们已经通过动手操作和讨论,明白小数的意义:
  2. 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表示十分之几;
  3.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一;
  4.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一。
  5. 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?
  6. 今天学到了什么?

五、板书设计

一位小数、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含义: - 一位小数:分母是10,例如0.5米(等于5分米) - 两位小数:分母是100,例如0.25米(等于25厘米) - 三位小数:分母是1000,例如0.008米(等于8毫米)


四、拓展

  1. 活动:扩展意义
  2. 将一根彩条平均分成100份,每份0.01米。
  3. 练习:0.35米 = 35厘米
  4. 教师引导
  5. 各位小数分别表示不同的计数单位;
  6.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。

五、作业

请回家后,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,并用小数表示。例如: - 铅笔长多少厘米?0.1分米 - 橡皮长多少分米?0.5米

希望今天的课堂能激发你的兴趣,让我们一起探索小数世界的奥秘!

小数意义及计数单位教学设计

教学内容: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-51页。

教学目标: 1. 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,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。 2. 沟通“实践第一”与“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。 3. 通过实际测量和填写数据,了解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。

教学重难点: - 小数的意义、计数单位及进率。 - 认识分数与小数的关系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

  1. 课件展示: 用米尺测量不同长度的数据(如3分米、6厘米、7毫米),并板书“3分米、6厘米、7毫米”。
  2. 教师提问: 各位同学,这三种长度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?(米)

二、新授

  1. 引导发现:
  2. 在测量中,如果用整数表示长度,但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更精确的表达方式。例如,“3分米”写成“0.3米”,“6厘米”写成“0.06米”,“7毫米”写成“0.007米”。

  3. 归纳小结:

  4. 分数单位是十分之一、百分之一、千分之一……,即0.1、0.01、0.001。
  5. 每个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。

  6. 解决问题:

  7. 例题:将分数写成小数,并指出每一段代表多少米或毫米。
    • 5/10米 = 0.5米
    • 16/100米 = 0.16米
    • 4/1000米 = 0.004米

三、全课总结、质疑

  • 抢答:
  • 0.5、16/100、4/1000,分别等于哪些小数?
    • 0.5 = 五十分之一
    • 16/100 = 十六百分之一
    • 4/1000 = 四千分之一

四、巩固练习

  1. 判断题:
  2. (√)0.5等于1/2。
  3. (×)16/100等于0.38。
  4. (×)0.96大于0.85。

  5. 比较大小:

  6. 0.67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西师版

用户评论

专题说说

© 2013-2018 - 魅人文案范文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